- 概念:通过主动积极去做一些需要动脑或动手的事情,来帮助自己从疲惫和无聊的状态中挣脱出来。
- 我们为何疲惫:
- 切换:注意力被迫不断切换,包括前台和后台的切换,信息之间的切换,任务之间的切换…
- 外界:被迫从外界接收信息,满足外界的期待和需求,做别人需要你做的
- 重复:不得不长时间做一些高度相同的事情,导致大脑产生厌烦和疲劳
- 如何消除疲惫:主动做一下能够满足以下三点的事情
- 专注:能够专注地沉浸在其中,需要动脑思考,最好是进入心流状态
- 自驱:这件事情必须是你感兴趣的,能够让你从中得到乐趣
- 不同:它最好和工作完全不同,这样才能激活不同的脑区,让大脑疲劳的脑区得到休息
- 原理:越是让自己“什么都不干”,越是容易想起各种各样的杂念,越容易让纷乱的思绪堆积在大脑后台,反而不利于休息。反之,只有当我们积极地将注意力投入在另外式事情中,才能将工作从记忆的缓存中清除出去,让大脑得到真正的休息和恢复。
最近在准备面试,总是停了学,学了停,休息方式一般是“今天累了一天,晚上就好好休息吧”,把事情都推到一边,什么都不做,然后下一次学习就已经是几天后了。一开始觉得拖延症的问题,后来发现,是自己需要寻找另一种思维休息的方式。目前面试准备的都是前端的内容,其实我更想做的事情是,一个 llm-friendly 的 domain-driven 架构模式,来解决传统 JDBC 中大量 service 网的问题